广东省深圳市驯水记
通过4年努力,深圳已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被国务院评为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的5个城市之一,并成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从污水横流到水清岸绿,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到全流域治理,深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新征程上探路“先行”,走出一条超大型城市水污染防治的绿色发展之路。
告别“黑臭”
4月的深圳,鲜花绽放,明净如镜。沿着茅洲河洪桥头段一路向南,两岸草木茂盛,河水清澈见底,白鹭翻飞觅食,连片的浅滩湿地孕育着勃勃生机。
茅洲河是深圳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4年前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310条河流中有159个黑臭水体,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中数量最多;茅洲河、深圳河等五大河流水质均为劣Ⅴ类;河、湖、涵、沟、渠、塘等小微黑臭水体1467个。
4年来,深圳全市累计投入1200亿元,统筹推进茅洲河、深圳河等为代表的重污染河流治理,并以此为牵引带动周边环境整体提升。
当地治水走过一些弯路,后来意识到治水根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治水策略逐步转向源头,着手全流域治理。
——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深圳建立高位推动的组织领导机制,由市主要领导担任总河长、副总河长,成立水污染治理指挥部,建立“一河一人、一巡一报、一日一督”检查机制和干部专项考核机制,构建起高效协同的治水格局。
全市有1057名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河长和647名湖长,累计巡河7.3万人次,整改问题1.2万余个。
——大兵团作战、全流域治理。打破以往“条块分割、零敲碎打”的做法,聚焦治污基础设施历史欠账,牢牢抓住管网这个核心,以“绣花”功夫推进雨污分流、源头治理。
全市已处置一级水源保护区违建1069栋,拆除黑臭水体沿河违建134万平方米;新增污水管网6275公里,完成小区、城中村正本清源改造13536个;建设生态补水工程138个、人工湿地24个。
一湾清水绕,万顷绿地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尹杰说,2019年10月底以来,深圳159个黑臭水体已连续实现不黑不臭,其中101个达到国家地表水Ⅴ类。截至2019年底,全市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整治,水环境质量实现根本性改善。
产业升级
在茅洲河一号底泥处理厂,河道底泥被加工成陶粒、透水砖、景观石等建材,有些就铺设在附近的湿地公园。
据测算,茅洲河全流域需处理底泥500万方,这家底泥处理厂月处理15万方。2016年以来,中电建在底泥处理领域完成专利申请超过40项,其中14项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为切断污染源,深圳通过升级改造一批、整合搬迁一批、关停取缔一批等措施,完成全市1.4万余家“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并建设多个环保科技创新产业园,推动高排放企业入园管理、环保升级、集聚发展。
除去“散乱污”,转型“高精尖”,深圳以河流建设为抓手,努力将治水的“投入”转化为产业升级的“产出”。
在茅洲河畔低矮的旧工业楼群中,全至科技创新园非常显眼。“它的前身是茅洲山工业区,原有39家五金制品、配件包装、塑胶生产等传统企业,年产值1.2亿元。”园区总经理曾楚恒说,改造升级后进驻科技企业180多家,年产值达到80亿元。
这只是一个缩影,茅洲河流域通过环境整治释放出15平方公里土地,拓展了重大产业项目、重要基础设施的布局空间,产业承载能力显著增强,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一年多来,位于深圳河中游的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已引进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领域创新企业25家,新增知识产权349项。
2019年,深圳GDP突破2.6万亿元,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700家,万元GDP水耗由2010年的19.95立方米下降到7.93立方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