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工业项目相继投产,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用电量增速位列广东省第一,风电光伏并网规模同样居全省第一;城市经济发展高歌勇进的同时,还打造了一座红树林之城……
广东省湛江市,这颗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一座拥有无限“风光”的环保之城,正用“实力输出”打造“双碳”传奇,靠“双碳密码”筑起清洁美丽之城。
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绿色转型
2月15日,三台桩机齐轰鸣,同时打下新年第一桩,吹响了宝钢湛江钢铁零碳示范工厂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项目开工建设的号角。据悉,这一项目是国内首套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项目,也是首套集成氢气和焦炉煤气进行工业化生产的直接还原生产线,通过风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制取“绿氢”,在生产过程中基本不产生温室气体,从源头上杜绝碳排放。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万吨以上。
生态优先、绿色低碳,这是湛江为自己选择的发展之路。
作为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的战略阵地,湛江坐拥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湛江钢铁、东岛新能源、实华化工等工业项目,以及石油煤炭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医药制造业等产业。湛江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促进产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湛江始终坚持正确认识和把握‘双碳’,通过积极推动能源革命、产业优化升级和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来‘减碳’,并通过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来‘固碳’,实现在减碳、固碳中稳经济,保发展。”
据悉,为积极推进“双碳”工作,湛江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切实扛起主体责任,促进绿色转型,制定了工业化、生态化、数字化深度融合的发展策略,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客观实际,为实现目标提供了实践路径。
全市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增速均为全省第一,展现了湛江经济发展正在全面加速,令人振奋;而在猛增的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电来自清洁能源,这归功于湛江清洁能源产业的大力发展,也意味着湛江在发展与减排、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中把握好了“平衡”。
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环境质量改善
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而言,好看的数据、漂亮的报表,最终都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看得见的绿水青山、可以闻见的花草香上。
湛江的光照充足、日照时间较长,为光伏发电创造了有利条件;海岸线较长,地势平坦,风能优势明显。这为湛江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提供了先天优势。据了解,湛江目前已建设四个风电厂址,总装机容量约120万千瓦;备建集中式光伏项目63个,总装机规模约479.5万千瓦。
通过清洁能源发电为企业发展赋能,促进企业在生产过程减碳,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绿色转型,已成为湛江的“双碳密码”。
虽有先天优势,但更需要人努力。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湛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多次作出批示并实地调研督导,围绕现存的生态环境领域薄弱环节和问题,要求做到在污染防治攻坚中稳中有进,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记者了解到,针对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巴斯夫湛江一体化项目等大型工业企业提升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水平,湛江市生态环境局实施了最严格的环保要求,成立了重点项目审批服务专班,优化流程审批,全程跟进、精准服务。
针对中小企业,湛江市生态环境局则推行了“店小二”式服务,不仅通过移动端在线上为企业答疑解惑,还在线下分批次主动上门指导,及时解决企业在环保方面遇到的技术问题。
作为新时代的答卷人,湛江在推动经济发展绿色转型过程中取得的环境成绩十分亮眼。
2021年,湛江市空气质量保持全省前列,空气质量指数AQI达标率为98.4%,改善程度全省排名第一;六项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保持全面达标,臭氧浓度为131微克/立方米,为近5年最好水平。7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被列为省重点攻坚的九洲江排里断面水质连续3年达标,新增的袂花江黄竹尾水闸断面水质比考核目标提升了1个水质类别,九洲江营仔、鉴江黄坡两个断面如期达标。
打造红树林之城,助力发展碳汇经济
保持水土、抗御台风、保护堤岸……在湛江漫长的海岸线上,红树林不仅是一道秀丽的风景线,更对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两万多公顷,其中现有红树林9960公顷,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33%,占广东省红树林面积的78%。
去年,“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成功通过核证碳标准开发和管理组织Verra的评审,成功注册为我国首个符合核证碳标准(VCS)和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CCB)的红树林碳汇项目。这是我国开发的首个蓝碳交易项目,将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积极贡献。
蓝碳可埋藏千年之久,具有固碳量巨大、固碳效率高、碳储存周期长等特点,加之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所产生的“绿碳”,这对“蓝绿CP”也成为了湛江红树林珍贵的宝藏。
鉴于红树林在蓝碳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为加快红树林生态恢复工作,湛江市在2018年—2020年间,共投入2631.54万元用于整改工作。2021年,湛江红树林面积增加3000多亩,已经成为全球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中转地。据了解,鸟类由2002年的196种提升到2021年的306种,已记录到的珍稀鸟类有勺嘴鹬、东方白鹳、黑脸琵鹭、黑嘴鸥等。许多林区出现了经济价值优势物种,如锯缘青蟹、鳗鱼、沙虫等。
根据《湛江市建设“红树林之城”行动方案》,到2025年,湛江将营造和修复红树林面积4183公顷,大力发展红树林碳汇经济,推动红树林保护与水产养殖耦合发展。湛江将系统全面整合文化、生态、产业等方面优势资源,推动红树林生态旅游滨海度假、观光农业、休闲渔业等深度融合,使红树林生态旅游成为湛江滨海旅游的新引擎。
湛江红树林保护的实践和探索,值得进一步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