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买球(Best App Store)官网-2024 European Cup

行业资讯

LR ENVIRONMENT


1493017608114352.jpg


  自8月下旬“绿盾2018”专项行动巡查开展以来,截至9月6日,12个巡查组共完成了13个省份97个自然保护区(地)的现场巡查工作。


  随着专项行动的不断深入,既解决了老问题,也预防了新问题的发生。期间,基层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不断提高,自然保护区基础能力建设得以加强,管理机制逐步理顺。


  层层传导压力,党政领导责任意识不断增强


  “我很了解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经验教训,因此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尤其是保护区工作十分重视。”在河南“绿盾2018”专项行动巡查工作汇报会上,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强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到。调任河南之前,黄强任职甘肃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中办国办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发出通报后,“绿盾2017”专项行动开始重拳出击,首次实现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覆盖。


  截至2017年底,共调查处理涉及44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问题线索2.08万个,关停取缔违法企业2460多家,强制拆除违法建筑设施590多万平方米;追责问责1100多人,包括厅级干部60人,处级干部240人;完成问题整改超过1.31万个。这是我国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检查范围最广、查处问题最多、追责问责最严、整改力度最大的一次专项行动。


  今年,各地结合两办通报精神和“绿盾2018”专项行动,将压力和责任自上而下层层夯实,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认真组织涉及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问题的查处和整改工作。


  压力不断传导的过程中,基层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也在发生着变化。


  “巡查组发现了我们自查时没有发现的问题,暴露了我们工作的问题。”在浙江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厉廷法看来,巡查不仅帮助地方指出了新的问题,还为地方更好地解决问题提供指导。


  同样在浙江,金华市磐安县常务副县长也表示:“做好自然保护区工作,认识是否到位是关键,整改首先应从认识上开始,巡查是一个契机,也是一个提示。”


  “最大的变化是意识得到了强化,如果没有专项行动和大力度整改,很多领导也没有意识到保护区问题的重要性。”江苏省镇江市农业委员会主任马国进这样说。


  能力建设不断加强,管理机制逐步理顺


  除了“绿盾2017”专项行动问题整改“回头看”和新增违法违规问题的核查整改情况,“绿盾2018”专项行动的另一个关注点是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


  “以前是‘贫困户’,现在有一下变成‘大款’的感觉。”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黄河湿地管理处主任梁建军向记者介绍,2017年和2018年,三门峡市连续两年下发专门文件,每年拨付2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保护大天鹅和红腹锦鸡。


  如梁建军所言,以专项行动为契机,各地在自然保护区立法、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资金保障等方面动作频频,强有力地支撑了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颁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湖北省黄冈市编委将龙感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由委托黄梅县政府代管调整为黄冈市政府管理;河南省三门峡市将小秦岭管理局全体职工工资纳入市财政……


  除了能力上有所增强,整改也是明确责任分工、理顺管理机制的过程。


  “整改过程对自然保护区联合执法机制的健全有所启示。”江苏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表示,以前执法靠保护区牵头,有些问题很难解决。专项行动以来,由市领导牵头,各部门及属地建立的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各方责任,使工作协调更加顺畅,管理形成了合力。


联系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