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中国志愿者河长学院(深圳)暨院士工作站成立主题活动在深圳市团校举行。深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郑轲出席活动,为中国志愿者河长学院(深圳)和院士工作站揭牌。
此次大会向外界公布了中国志愿者河长学院理事长及首批专家委员会成员名单。现场,郑轲向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颁发中国志愿者河长学院理事长、专家委员会主任聘书,并与其一同为中国志愿者河长学院(深圳)和院士工作站揭牌。
进一步推动志愿者河长机制创新
活动现场,深圳团市委副书记方琳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近年深圳志愿者河长有关工作以及志愿服务助力治水提质的系列行动,解析当前成立中国志愿者河长学院暨院士工作站的现实背景和初衷,提出将其作为现实载体,进一步推动志愿者河长体制机制创新和专业化发展。
“我工作、生活都在坪山龙田社区,单位门前就是一条大的河道。去年7月,坪山区成立了护河志愿服务队,我积极响应,联系了辖区的一些老义工,在区义工联和街道团工委的支持下成立了龙田护河义工分队,一起倡导护河治水。一年多来,骨干队伍已突破100人,巡河成为我们每天都要完成的‘必修课’。”志愿者河长唐治红在会上讲述自己参与护河治水志愿服务的经历。
深圳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院士工作站的成立和专家委员会的组建,意味着深圳将进一步借助专家团队的力量,为深圳护河治水志愿服务插上“专业化”“科学化”的翅膀。
打造全国首家具备专业学术研究能力的志愿者河长学院
当天下午,学院首期培训在深圳市团校正式开班。本次培训特邀水利部相关领导、中国河长智库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相关专家学者,为全市志愿者河长、志愿者河小二以及包括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等在内的8所高校治水联盟代表授课。
据介绍,此次深圳团市委与中国河长智库研究院携手,成立中国志愿者河长学院(深圳)暨院士工作站,将依托深圳市团校现有教学硬件资源,链接国内外护河治水领域的专家学者资源,强化志愿者河长政策理论水平、履职尽责能力和志愿服务技能,以打造全国首家具备专业学术研究能力的志愿者河长学院为目标,实现中国志愿者河长论坛的智慧成果转化,为志愿者河长制度的机制建设提供鲜活经验。
近年来,深圳团市委结合“志愿者之城”3.0阶段的探索,以护河治水为切入点,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志愿服务专业化参与社会治理的创新之路。
截至目前,全市组建了702名志愿者河长,辐射带动10万名志愿者“河小二”,同时组建1万名红领巾志愿者小河长,建立了逾2000人的护水骑兵志愿服务队,号召在深的8所高校组建了护水联盟,全面构建起护河治水队伍体系;在大沙河、茅洲河、坪山河等流域建立了6个护河治水U站,开展常态化巡河护河,形成了巡查、水质监测、反馈、协调、宣导、督查的闭环服务机制。